常见问题

地方高校商标创建的知名校友

时间:2020-03-29 13:43      来源:www.mingyoubao.cn      阅读:
  广大校友特别是知名校友集中是高校品牌商标外溢性的主要表现.在概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提炼学校的办学精神时,学校的杰出校友的教育思想,是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在通常意义上讲,曾经在某所学校学习工作过的人,就是该校的"校友".随着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引入,随着并校的推进,校友一词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变化,所包含的对象已经远远超出原来意义上的校友.广义的校友应包括:在本校学习过的人、在本校工作过的人、目前在校的学生和老师、所有合并进入本校的原有其他教学机构、科研单位的学生和教工.
  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校友资源是学校最富饶的人才资源."校友是高等学校的品牌商标资源.高校的精神和品牌商标只有通过本校的人才来传承,才能有无穷的生命力.世界一流大学的金字招牌上都留有成就卓越的校友的美名.据统计,在前98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56名获得者是剑桥大学的校友,36名获得者来自于哈佛大学,34名获得者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柏林大学有26名,哥廷根大学有18名,加州理工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各15名;巴黎大学因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而名扬全球.校友成名成家,不仅为学校带来了荣誉,而且为母校扬了名.众所周知,在大人物介绍中,不管是总统、总理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总是会提起此人从哪个学校毕业,无一例外.如美国哈佛大学以培养领导人才而出名,在美国历史上有6位总统毕业于该校,近40名校友获得过诺贝尔奖.正因为哈佛大学校友不断地成名成家,加上哈佛大学不断地宣传这些优秀的校友,哈佛大学逐渐成为全球皆知的名校,提高了自身的声誉和名望,确立了今天它在高等学府中的地位,成为全球学者们向往的学府.正是这些著名校友对母校精神的发扬光大和成功示范,才让这些高校不断涌现各种人才,才使得这些学校的品牌商标流芳百世.考察国内知名大学的发展史,同样无不镌刻着其众多的杰出校友.清华大学因培养了"两弹一星"的科学家而盛名远播.清华校友中的385位院士的声望和成就、思想和精神足以传播其"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所以说,知名杰出校友的声望和成就是大学品牌商标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活广告".中国科技大学之所以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中国最牛高校",缘由在于在中国一流高校中,它成立的时间最短,可是每1000名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它是全国著名高校,学费却比一些普通大学还要低.各地考生报名踊跃,然而其招生规模50年不变,其中,年招本科生仅1860人.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特拉顿院长在回顾学院的发展和成就时曾说:"我们决不应该忘记,大学的特有产品是学生;大学之所以存在,其基本原因便是生产这样的产品."
  通常认为,师资、硬件、校友,被称为一所高校的三大资源.所谓校友资源就是指校友本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文化、财力、物力、信息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学校要发展,除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外,还必须挖掘、开发与利用其自身资源.校友资源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友是高校的智力资源
  校友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丰富、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与母校有特殊感情联系的群体,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友熟悉母校,关心母校,与母校有着深厚的情缘.学生在长达四年甚至更长的学习生活中,与老师、与领导、与同学朝夕相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形成了深厚感情,进而升华为对学校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母校情结.①校友是学校建设和发展最可信赖和重要的依靠力量.广大校友在各自岗位上做出成就,既是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贡献,也是在为学校赢得声誉,是彰显母校形象的"品牌商标资源".尤其是校友中的佼佼者,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他们更是大学的精神名片,母校形象的优秀代言人,在校莘莘学子的学习楷模.高校校友中有很多是国内外各领域的教育家、科学家、医学家,或奋斗在各行业、各战线的领导、专家、学者或技术生产骨干.他们努力探索、奋力拼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校校友是高校源源不断的智力源泉,也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活水".因此,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长、前同济大学校长万钢说:"社会对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认可,归根到底取决于对其毕业生的认可."
  2.校友是高校的信息资源
  校友在社会上从事的各种职业,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系统,能够给学校及时传达各类信息."在学术报告厅,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是接踵而至;在自习室里,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叫静,翻书的声音,写字的声音,我感到那种声音很悦耳,每听到这种声音我都会心跳加快."华中科技大学一位刚毕业的校友回顾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时自豪地说.这种内心感受,对离开母校的校友而言,并不陌生.广大校友通过对自身岗位的相关信息的收集,把国内外最新科学研究及成果等信息及时反馈给母校.这样,高校就可以依靠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网络和信息渠道,获取宝贵信息.正如下面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校友在某种程度上是高校品牌商标的重要代表者或者是高校品牌商标是否知名的代言人,校友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的优秀符号,其在用人单位的优异表现也是高校大学精神的内在体现.甚至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校友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品牌商标认可的风向标,认为校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地方高校品牌商标的特点.3.校友是高校的公共关系资源
  在母校,广大校友们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下了青春的足迹.离开母校之后,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所取得的成功和业绩,成为彰显母校形象的"品牌商标",更是推动母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校友毕业踏上社会,实质上就是高校向社会输出的代表自身文化形象的文化名片,处于社会公共关系之中的每个毕业生成为联系社会与高校的桥梁.对于某个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校友是一种人际传播方式,但千千万万个体所形成的"磁场",便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公众形象,这种无形的公众形象反映到母校时,就成为母校的公众形象.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国内高校注重利用校友资源,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山大学校长破天荒地恳请校友"下订单"———"希望已有成就的校友利用手头资源,多提供就业岗位给师弟师妹们".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也在校庆会上发出校友开设招聘会的邀请,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华中科技大学在?2009届本科就业工作现状分析?中也指出要充分调动校友资源的积极性,深圳大学、复旦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也纷纷提出利用校友资源来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难题.其实,华南理工大学早在10多年前开始就利用校友的各种信息资源网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①所以说,校友是高校的公关资源.广大的高校校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是高校联系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是高校开展公关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4.校友是高校的财力资源
  高校校友虽大多远离母校,却十分关注母校的建设与发展.校友们利用母校各种活动专程回校,或庆贺,或聚会,或拜访母校,为母校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在他们有成之时,最先想到的是为母校添砖加瓦.凡是对学校怀有美好感情的毕业生,可能无不乐意为之.他们当中有的捐助母校兴建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校友楼;有的设立科研基金、奖助学金等.校友们以各种形式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他们的爱校举动既表达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同时又为母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经费和物质投入.在西方发达国家,校友捐赠是大学收入的重要来源.据?商业周刊?统计,哈佛大学一年仅从mba校友处可获得高达近两千万美元捐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教授提出:"通过分析预测,20年后校友和社会捐赠将是中国大学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5.校友是高校的产业资源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当今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产业开发,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高校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随着改革深化,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途径不断拓宽.科技成果已不单单只向校办企业转移,更多的是要面向社会企业转移,以得到更大的市场利益.在校友中,不少人已成功地从事经济、科技、产业、贸易工作.在高校对外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活动中,校友企业首先是重要的合作对象.归根到底,"一个大学的社会声望,最终还是决定于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大学排名的先后,迟早也将取决于他们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母校强大,校友心悦;校友成名,母校荣耀.任何时候,校友都是学校最大的财富和办学声誉的标尺,是母校办学质量的一面镜子,更是母校发展的特殊资源和最可靠的支持力量.2005年,中国校友会网公布了"中国高校百富校友榜",尽管高校出产富翁这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的综合实力,但高校毕业生入围中国百富榜的人数,仍然从一定角度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状况".在百富校友榜上,在学术研究领域排名并不靠前的建校于1983年深圳大学,因培养了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和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而与西安交大、南开大学等同时名列第九.因此,无论建校历史长短,或者校友多少,地方高校都要树立服务校友意识,坚持"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将"服务校友发展,服务母校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校友工作的理念和目标,广泛凝聚各地校友,畅通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渠道,形成学校关心校友、校友支持母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开创校友工作的新局面.总之,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依靠可以依靠的力量,重点做好校友工作,争取赢得校友的广泛支持,通过校友资源积极推进品牌商标建设.
【铭优宝】创铭优品牌,就选铭优宝!国家商标总局备案机构! 专业提供商标注册、商标申请、商标转让、版权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服务,欢迎来电咨询办理!热线电话:180-4900-5268(同微信)